今年以来,大通镇始终将最干净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直部门横向联动,村(居)社区纵向发力,积极探索“高标准农村环卫一体化、社区物业管理”结合文章,以“三大行动”,推动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深入。
强引领,
带头示范抓推进
针对市、区督查及月测评反馈问题,以民福社区为试点,着力变“难”为“亮”,围绕“党建红 文明镇,共治社 幸福里”主题,初步探索形成“党建+治理+服务+创建”的工作经验,整合网格,构建“领导靠党、治理在网、调度有方”的网格治理新格局,让组织建网、工作嵌网、党员融网、群众用网,“一网兜尽民生事”成为现实。整合人员力量,建立文明巡访团,以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为主,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最干净城市”、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走访、宣传、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制定“日督查+日整改+周反馈+月通报”闭环工作制度,明确科干包保工作责任和巡查机制,力争到2024年底,我镇4个社区的干净指数测评达“干净社区”等级及以上,主次道路、背街小巷、菜市场等重点区域面貌明显改善,居民群众对打造“最干净城市”满意度达90%以上,形成长效管理体系。
破体制,
精益求精抓提升
针对我镇以往环卫工作盲区、管理不科学、责任不明确、工作抓不住、创建搞突击等突出问题,积极思考创建工作常态常效、科学高效,于年初将涉农区域基础环卫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科学、规范、高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体系基本建立。探索性将4个社区基础环卫及垃圾分类全部交由社区自主管理,结合村办企业,将物业具体事务交由合作社负责,政府对承担资金保障,由镇包干制改为社区负责制,纳入文明创建、年度综合考核、物业考核序列,确保抓书记,书记抓,一级管一级。全镇目前专兼职保洁员、垃圾分类督导员190余人,垃圾清运车18辆,投入垃圾桶1100余个,日垃圾处理量达16余吨,总资金632万余元,科学、集约、高效的环卫体系基本建立。同时参照区文明创建考核办法,集文明创建、垃圾分类、最干净城市“大创建”考核办法,明确奖惩范围和考核评价标准,完善了工作制度,优化了创建体系。
攻难关,
全力以赴抓整改
针对我镇建成区僵尸车长期停放、停车秩序混乱、楼道口垃圾未及时清运、餐饮、商铺及居民小区楼道口乱堆乱放问题突出、部分餐饮店厨余油污、垃圾桶处油污现象长期未清理、小广告未清理、电线飞线情况明显、垃圾分类亭脏污破损等问题,镇分管领导和镇相关部门以民福、澜溪社区为试点,围绕卫生环境攻坚、“十乱”整治、垃圾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等“九大攻坚战”和四大清洁行动,7月初启动了“大干十天,聚力攻坚,创建最干净小区”深度清洁行动,取得较好成效。7月下旬,在全域全面推广,各村(居)社区“量体裁衣”作计划、立标准、强推进,疑难杂症各个击破,为顺利完成“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